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布料(Fabrics) by David Yeung﹝轉載﹞

節錄自:〈時裝‧有品〉Chapter 4

四大自然纖維 (Natural Fibers)


1. 棉 (Cotton)
棉花纖維來自棉花種子所出,纖維多半吋至兩吋長,越長的纖維質素越好。它被採用於公元三千至五千年前。
優點:質地柔軟、耐洗、可機洗及乾洗、對於鹼性反應良好,容易印染,吸水力强,故能有較吸收人體汗液。
缺點:它的回彈力較差,容易拉斷。
製成品:可作為大部分服裝用品:家居用品如床單、浴巾及窗簾等。

2. 麻 (Linen)
麻是被認為最早人類所用的植物纖維,約於公元五千年前發現。它是由亞麻植物莖部所抽取的纖維。
和棉比較,它靱度較高及有澤。麻較通爽及吸水度高,所以夏天穿着最適宜;適宜手洗及乾洗、更適合用於染印及沒有起毛頭的問題。
缺點是手感較脆,穿起令身體不適;混了紡的麻較適合穿著。
製成品:可作為服裝用品;家居用品如帳幔、墊襯物、枱及窗簾等。

3. 毛 (Wool)
公元四千多年前已被人類在動物身上採用。現在以羊毛纖維最為普遍,由於它的組織有鬆起的特性,所以有保温的功能,較適合於秋冬氣候穿着。羊毛纖維長短及軟硬在乎羊的品種及所割取的位置,所以在生產時要細心分頪,才可紡製出柔軟優質的效果,例如茄士咩(cashmere)羊毛是喻為最優秀的毛料之一。
優點是柔軟、有光澤、輕盈、保温、防皺、容易印染;
缺點是注意洗滌以防縮水。
製成品:可作為大部分服裝用品如冷衫、西裝、外套、帽、頸巾、襪等。

4. 絲 (Silk)
相信公元二千六百年前由中國人發明的絲綢,由蠶所編織的繭所抽取的自然纖維。特性是長及高靱度,所以又稱為長纖維。蠶可分兩種:野生及人工培殖;多數絲綢由人工培植的蠶所提取,野生的較為粗及短。
絲特性一般舒適柔軟、有光澤、相較甚它自然纖維它是最輕身的、又易於印染、可手洗及乾洗。
缺點是較易磨損及不能長期暴露於陽光中。


人造纖維 (Man-made Fiber) /合成纖維 (Synthetic Fiber)
無論人造或合成纖維都有相同意思;若再細分前者是利用有纖維素或蛋白質的天然高分子物質經化學和機械加工而成,如人棉、阿紗織;後者是採用石油化工工業和丁挨煉工業中的副產品,如聚酯纖維、尼龍、彈性布等。


5. 人棉 (Rayon/Viscose Rayon)
這種纖維是人造纖維的最早期產品,約於1910年產生,亦是纖維素的一種,人棉是運用化法把植物的纖維素溶解,提煉成可紡織的長纖維,它質感像絲,又像棉,可塑性高。它柔軟度高,易於印染、吸水性強;可作長衫、裇衫及裙。但它不耐用,常穿便容易變黃、起毛頭或「起鏡」。

6. 阿紗的 (Acetate)
它是由自然界木的質料所抽取的人造纖維,在1924年被發現。由於它的組織是單向一致性、效能良好及美觀,所以被廣泛採用。生產成本低、柔順度高是其優點。色丁布便是阿紗的成份所做的,手感輕柔、舒適、抗靜電,環保,尤其用作裡布更佳。但其抗阻力弱,難於保温及只可乾洗是其缺點。

7. 人造毛 (Acrylic)
它是石油副產品丙稀經過加工所抽取的合成纖維,由於酷似羊毛,纖維組織鬆捲起,纖維間可儲存身體的熱能,所以帶有保温效果。它帶有羊毛功能,所以多作與羊毛混紡製品而成本相對較便宜,又不易受清潔劑損害、易清洗、染印、耐曬;一般用作毛衣,用作冷帽、襪。缺點是易靜電問題及易起毛頭。

8. 滌淪 (Polyester)
於五十年代生產的滌淪,亦是從石油提煉出來的人造纖維,經過一系列的化學處理,提取出一種固體物質﹝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再把這種固體粒子溶成液體,然後抽絲而成,質挺直。特點:不易受清潔劑損害、強韌、易乾、易加熱定型做皺摺效果、縮水率低、易清洗及防磨;缺點是易受污染、靜電問題及易起毛頭。

9. 彈性纖維 (Lycra/Spandex)
彈性纖維是聚亞胺脂(Polyurethane)的一種,也是石油副產品,質地柔軟而富彈性,伸展力可達原本長度的4-6倍,於1959年由DuPont公司所研製。此纖維不易被污染、不易受清潔劑及汗液損害,質輕柔軟、易染印、有光澤、不易磨損,其纖維多混紡使用而用途多為運動產品如泳衣、舞衣等。缺點是它不能抵受高温,否則會破壞其彈力。

10. 尼龍 (Nylon)
它是其中一種常用合成纖維的聚合物。最成功的製成品是1939年DuPont所研製而成而生產的女裝襪褲,但二次大戰期間,此物料卻被轉用為軍事上的降傘及繩。它韌度強、耐磨、有光澤、防油污及不易受清潔劑損害,又易染印、清洗容易及彈力好。製成品有雨衣、內衣、風褸、滑雪衣物、睡袋、床冚等。缺點是太陽紫外光會影響尼龍物料褪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