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影響力跨半個地球 by 何華真﹝轉載﹞
信報<中環醫企> 2011年10月29日
上次欄目改名時,是應老編邀請,跟《信報》的形勢而為,見街頭的中藥店對聯,妙手偶得,將「傳承與壯大」改為「企業杏林」,亦為《信報》內容年輕化加把勁,將內容調整得親民一點,把過往的「窄播向老」手法,調整為「廣播向青」手法,但未有真正歸納出一個新方向,是次準備好了,改為「中環醫企」。
怎知編輯部比畢老林及筆者更快手,上期欄目字體已改,但畢老林推介未改,江燕來眼利率先致電,問及原因並告支持,問:「為何不是全球醫企,大中華醫企,而是中環醫企?」「為何只醫中環?不醫其他地區?是否太狹窄?」
2008年為分界線
過往香港企業發生的問題,要延醫診治的主要是拓荒問題:(1)如國內工廠生產不穩;(2)主要城市客戶服務不到位;(3)零售開店速度不夠。我們都可以稱之為邊陲問題,書本派解決問題的方法,可參考前英代爾主席安德魯.葛洛夫(Andrew S. Grove)的作品《High Output Management》,每次發生事故,倒轉從尾到頭進行調整,絕不可以由頭到尾,以逆序定天下。電影派可以看奇連伊士活《獨行俠》系列,《七俠蕩寇誌》和《How the West Was Won》等西部片,適當地用武力,用槍就差不多了。
筆者由1998至2008年,大約用了十年時搞通這些拓荒問題,金融風暴之後,商業生態轉變,事務所的個案由「走出去」:替以香港為總部的客戶醫治拓荒問題,變成「走回來」:替不一定以香港為總部的客戶醫治「中環」問題。
什麼是中環問題呢?例如(1)上市公司要發行新舊股或各種證券,如何通過交易所或監管機構的問題;(2)發生商業爭訟時要找「超越專業人士者」帶領律師團、會計師團處理民事以至刑事的問題;(3)替非上市企業完成資產打包、基金布局等。綜合為商務與法務操作協調工作。 資本總部不能垮在拓荒時代,日常是在中國某地罵個廠長:沒有生產常識,管理概念。今天會是「曉」個董事,「要」有法規常識,治理概念。這中間的不同,期實是大大大不同,為什麼要連用幾個「大」呢? 一家工廠生產未夠效率,由賺1億元,跌至7000萬元,充其量打個折,不致沒飯開,P/E工程成功仍能變7億元財富。但如果(1)上市不成;(2)增發新股不成;(3)注入資本或項目不成;(4)收購不成,財富效應是將1億元純利作10倍P/E失敗,10億元夢碎,心理重創之外,債主臨門,各方「老友」變臉。
成敗落差由中環開始,幅射全香港、全中國,以至全地球,成歷史笑柄。反過來想一想,中環有多大呢?
俄侶(486)和蒙古能源(276)的總部離香港有萬里之遙,但其資本運作成敗定奪皆在中環,而其成敗鏈(Success Chain)的長度,可以由兩家公司的投資者開始,到俄羅斯或蒙古的管理層,跨至本地董事、本港辦事處財資法律行政人員、駐港國際券商、跨國法律會計事務所香港辦事處,最後到特區的規管人員。鏈子震動,不是一環扣一環,而是一人扣一人,所以大中環很大。
本欄早說過,Management是「搞定學」,而Governance為免混淆Management,應該從大中華譯法,譯為「公司治理」,而放棄「企業管治」這差勁翻譯。用何華真語,要進一步得Governance神髓,最好譯為「治你學」,這條「治理鏈」或「治你鏈」,與蠻荒搞定迥然不同。 前者是自上而下,可剛可暴,但要令各種資本活動平穩過渡這複雜航行,你到底是處於下方?還是與其他持份者平等?這已經是一個C2G(個人對政府)與B2G(企業對政府)之間「有沒有可能是平等?」的大辯論。
加上,同航者全是高端知識分子,如律師、會計師、財資界精英,在市盈率的遊戲下,出手絕不能以剛為起步,到底是「柔始柔終」,還是「柔始剛終」有效?後面牽涉家教、行業出身、文化汲養、商務見識,就讓筆者為大家將這套商繫財牽、影響力跨過半地球的學問為你展開。
下期會講一下大中環下的四個種姓階級的困頓與自醫,不用讀者猜度,這套「中環學」一定會跟「香港學」教主洪清田jam。
-------------------------
四姓階級 資本辛苦 by 何華真﹝轉載﹞
信報 <中環醫企> 2011年11月5日
過去三十年無論在香港或大中華都會聽到一句商話,就是「洋和尚念經,吃香一點!」追源溯始,和尚是怎來的?要追到源頭,當然是佛哲老祖,釋迦牟尼創立佛教,設計出和尚這「傳教士」職位,釋迦牟尼雖然是小國王子,但成長後並不快樂,眼見人世間充滿苦難,於是立下宏願,渡(令之脫離苦難)己渡人。但現代和尚要念什麼經來解苦,了解百苦之來由?
祭師 = 資本把手 貴族 = 公司董事
釋迦牟尼約出生於公元前564年,當時的社會是波羅門教(Hindu)當道,社會分為四個種姓階級,順序為祭師、貴族、平民和賤民,四個階級表面是賤民最苦。
回到今天,將交易所連帶監管機構擬作資本打造熔爐,而形成的一個大中環體系,亦隱約可見一個新四姓階級,新中國特色資本主義比擬波羅門教,其直接或間接的資本代表人等同波羅門祭師,祭師年齡由60歲至70歲的革命元老級至20歲至30歲的太子黨不等,例如在澳門國際車展開幕典禮見到的超級嘉賓中紀委級的烏蘭木倫(已76歲),到在北京街衢鬧事的京城四少王爍,都位列今天的大中環的新中國祭師,當中亦有部分人由一介草民,認清時機,具陶朱、石祟之才,躍升為資本家如馬雲、李寧等。
那怕他是因背後千絲萬縷的關係,與軍政界同聲同氣而撈得財富,又或者聰明如喬布斯,有技術地取之於民,到今天同樣主宰資本流向,皆成為資本(幕後)把手。
既然有幕後,自然相對有幕前,幕前者可以是董事局主席,領袖董事Lead Director,監事會主席(中國上市公司特設),總之帶領上市公司航行者,我們都可以列之為貴族。而現代董事,就是企業刑責代表人,一定要維持企業合法合規,和農業社會的鄉紳異曲同工。
平民 = 大都會民 賤民 = 中環蒸民
再下去就是所謂高管,若果你不是董事,不論是CEO或任何部門頭頭,用印度制來說你是平民,用羅馬帝國銜,你可能心理好過得多,叫你做市民Citizen。但想深一層,香港是大都會,不是每個大都會皆設有交易所,能參與其中,成中環大都會民(metropolitan),已經絕不簡單。
將中層管理人等同賤民,會令當局者很不服氣,但改之為大中環蒸民,很多人都會有同嘆,古語所謂蒼蒼蒸民,即是被烹蒸煎熬者,今天在大中環系統工作,有誰可以下午五時正下班?有誰可真正平衡工作與生活?所以一天未上位,無盡辛苦是常態,若再被不知所謂的高管舞來舞去,無所適從,是現代大中環人的第一集體喟嘆。
中環有一個企業外的平衡系統,就是專業服務系統,例如金融律師、FA(財務顧問)和審計師等,無論你是專業服務事務所中的合夥人也好,擁有什麽師的地位也好,只要有簽名批核能力,左右上市公司的公仔紙(證券)出台者,亦可位列貴族級,當然麾下工作者,自然根據高低,順序成都民(平民)或蒸民(賤民)。
整個資本熔爐,就據此階梯而工作,大中環如此,其他主要都會級交易所亦如是。但當中人物,各有其苦,祭師級的金主,年老者怕自己在有生之年,受人所託的金額不能充分投放,成為見上帝後的最大遺憾。金主隨時年過七十,金主首席助理亦動輒六十有五,金主日出營營役役,助理日入奔波勞碌,到這年紀為兒孫或國家其實沒有分別,到最終為自己花的金錢有限,偏偏因帶金致 「惶惶以終」 之苦。
年輕金主沒有短暫生理年齡局限,但資金愈大,愈有當美國企業第一苦職位之痛,前美國第一苦職位是IBM(美國商業機器)的CFO,資金太多,投放門路有限,渠道及回報率皆不夠,所以年輕金主之痛是「苦無回路」。老少金主決定要將某些項目資本化,下一項工作就由貴族們負責,令其 「合規過關」 ,那怕是上市,收購,增發,是眾貴族(董事)之痛,否則最後熔爐熨不出 「公仔紙」,種金遊戲泡湯,由幾何級賺變幾何級蝕,如同炒燶 「孖展」,後果是貴族們輪番 「人頭落地」,向下界墮落,降級成平民,重歸平民蒸民,感覺有如墜入阿鼻地獄。
而實實在在的平民高管,若摸不透這資本遊戲怎玩,一天到晚被上司耍來耍去,勞累而不得其所以然,自然超生無日。試問當高層都不知所措時,在下之蒸民焉會有明天!筆者將會在下期,拆解大中環四姓階級之脫苦良帖。
中環學開物系列之二
-------------------------
醫企先醫人 復明方有神 by 何華真﹝轉載﹞
信報 <中環醫企> 2011年11月12日
上期提大中環的四姓階級,自低至高是蒸民(中管)、平民(高管)、貴族(董事)、祭司(金主),各有其苦。釋迦牟尼當年的招數是用講學,人肉傳播,然後演變成一套哲學,好等人們能過得舒服一點,當時尤其對下等人,教他們靈魂離肉體,今生痛苦不重要,最重要來生。
盲向頂頭
若筆者叫中環四姓苦等來生,肯定被掟香蕉雞蛋。現代人講求攻略,要一步一步學習,你不能詳細化、步驟化、章節化,受眾一定學不了。不如我們先來練眼睛耳朵,搞搞接收端,當中管者自然有下有上,治下我今天不談了,先談什麽是治上。
很多中管口中的老闆其實不是真老闆,只是你的頂頭上司,可能是功能部門頭頭如CFO,又或者一個營業部頭頭Unit Head,聰明中管是要看兩個「面色」,但不一定是兩個人的面色。
例如銷售人員,他除了看他的頂頭外,更要看是另一個「無面人」─—營業額。一般美式企業夠生意可以當你頂頭透明,同樣中層律師、會計師,亦可當管理合夥人透明,只要營業額又夠又穩。
又如公司秘書,他可以當他上面的CFO、執行董事透明,但他不能容許上市公司規管出位,因他的另一個「面色」是規管當局。一眾上市公司中層,甚至下層,理論上他們的老闆是公眾,所以工作方面符合整體股東利益,就由蒸民進化成精民,而不致被蒸。
肯定有部分讀者看到這裏就會說,我的頂頭上司是很變態的,很畸形的,不是你所說這麽簡單,你不會了解的。筆者會在此回敬你一句,大江大海,有哪類人筆者會完全未碰過?當然我亦無法一一告訴你每種人怎樣處理,但可以和你分享以下兩個 「計」:
(一)若你的頂頭是與機構利益不符,甚至有多層的頭頭都是如此,你就是任職「等死」機構,應立即用「三十六計」的上計──「走」。
(二)若果日子不是太難過,只是一個半個頭頭對機構利益方向嚴重不符,你可選擇等(他走),是「三十六計」的另一計──「守株待兔」。
平民(高管)跟蒸民視線有別,蒸民學望內外,平民學望上下,先講上方的貴族。全球貴族是「生」來歎世界的,無論一個人怎樣得到「貴族」會籍,是靠祖蔭還是後天努力,各有前因,這個你作為平民不用管,但你要肯定要向下維持秩序,保證貴族在低噪音下風流快活。
例如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這位平民,在任期間出現校警失控、禁錮、過度處理來賓等情況,就是維持不了秩序,董事局被迫要插手。一個高管若調職炒魷,又儲蓄不夠,隨時等同墮阿鼻地獄。
董事會看似一個由元老或賢達組成的高級組織,但其最主要特性很多高管都未掌握透澈,就是這種所謂議事組織。看似文明中立,一旦遇到風暴,可以嚴重傾斜。
例如其中有一董事或委員不喜歡某高管,遇事強烈針通,高管馬上可以突然「死亡」,反過來中間有人強烈支撐,支撐理由可以是最污穢的利益勾結,以至到最清白的惺惺相惜。好運者就會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在美國,CEO很多時兼任別家企業的非執行董事,容易出現(首席執行)官(首席執行)官相衛,令CEO向董事局勒索高薪容易得手。例如前紐交所主席格拉索兼CEO年薪達1.4億美元就是一案,你亦可以看到這傢伙身跨兩個層次,即是平民(高管),亦是貴族(董事局主席)。他的下台,不單止觸怒貴族(董事局)層,更觸怒祭司(金主)層。徐立之尚可約滿離職,格拉索就高調被炒。
統上平下
為平民(高管)之道:(一)要向下維持穩定,當然這「穩定」二字要用闊定義;(二)上向貴族層(董事)中有影響力成員,取得支持,否則職業生涯難以長命,高章之CEO,最好以「光明性」與董事們意氣相通。今天最當時令的課題,在企業或金融服務界就是邁向「資本化」,令董事局與CEO同氣連枝,再與外面的財務顧問、審計師、金融律師等心神相通,來個二次以至三次資本化,令大家荷包更豐盛,整個持份(stakeholders)圈進入有「道」境界。
作者為MASTERMIND傳承壯大輔導CEO
davidkho@mastermind.com.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